高速傳輸介面正加快光纖化發展腳步。寬頻網路資料流量迅速激增,讓傳統銅纜傳輸效能日益捉襟見肘,因此包括SAS-3和PCIe 3.0,以及Thunderbolt、USB 3.0與HDMI等系統內外部連結技術,均開始朝向以光纖做為傳輸介質的方向發展,解決銅纜功耗較高、電磁干擾大與傳輸距離受限等技術問題。
源傑科技市場處副處長游世傑提到,源傑基於SiOB技術打造的HDMI AOC接頭,目前是市面上同類型產品尺寸、功耗最小的解決方案。 |
源傑科技市場處副處長游世傑表示,在介面技術持續邁向更高傳輸速率下,傳統銅纜傳輸媒介將面臨訊號衰減、EMI或符際干擾(ISI)問題,須增加纜線厚度,並導入等化電路(Equalizer)、時脈資料回復(CDR)功能補償訊號。此將加劇系統成本與複雜度,因而促成具高頻寬、遠距離傳輸特性的光纖快步崛起。
游世傑進一步指出,一旦具備10Gbit/s以上傳輸速率的介面日益普及後,銅纜傳輸較光纖便宜的刻板印象將被打破;尤其在超出20公尺的中長距離(25~150公尺)傳輸應用,銅纜礙於先天物理特性,更難以立足。
也因此,Thunderbolt、USB 3.0和HDMI等外部介面方案開發商,為開拓中長距離傳輸的利基應用市場,已積極開發可支援主動式光纖纜線(AOC)的解決方案,預期2012下半年各家廠商的產品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。
據了解,源傑已少量生產HDMI AOC產品,可延長HDMI 1.4傳輸距離至150公尺以上;鎖定後續HDMI 2.0版本將進一步提升傳輸速率,以滿足4K×2K解析度電視,源傑也已搶先投入研發。至於USB 3.0、Thunderbolt光纖方案,源傑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提出樣品,期擴大光纖在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應用版圖。
游世傑透露,目前國內外均已有廠商發布HDMI或USB 3.0的AOC方案,而Thunderbolt部分則須待英特爾(Intel)釋出明確規格,才能在市面上看到相應的AOC產品。
儘管現階段介面光纖化仍處起步階段,且僅能切入出貨量不大的利基市場,但游世傑認為,對台灣業者而言,由於技術能量與國外大廠相去不遠,耕耘此塊市場反而可面對較少競爭對手,並藉前瞻技術價值,提高產品毛利。因此,介面光纖化可望成為台商新的藍海市場,相關光學零組件商機也將揚帆啟航。
瞄準未來幾年系統內建光學模組的發展熱潮,源傑將發揮矽基光學平台(SiOB)技術能量,催生微型化、高頻寬、低雜訊,且能彈性擴充埠數的光機引擎,搶攻先期市場商機。
不過,游世傑也提到,目前源傑滿手QDR QSFP+及HDMI AOC訂單,產能已捉襟見肘,故將採取擴廠策略或尋求與國內同業的合作機會,以滿足大量出貨需求,並持續挺進各種介面光纖化市場。